HB火博官网
  • 15

浙大成“中国斯坦福”,山大停招27专业…教育巨变!



2月16日,山东大学发布了《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

公告显示,学校目前共有本科专业126个,其中正在招生的专业为99个,包括金融工程、土木工程在内的27个专业暂停招生,另有书法学等10个专业被撤销。

与此同时,新增了工程软件和运动训练两个新专业。作为教育大省的代表,山大一直被誉为“超级985”,而金融工程与土木工程曾是其本科阶段的优势学科,过去需要考生全力以赴才能考入,如今却走向停招的命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媒的一则报道指出,在人工智能和DeepSeek技术火热的背景下,浙江大学因培养出杭州“六小龙”企业的多位创始人而备受关注,其中5位创始人毕业于浙江高校,4人更是浙大校友。

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经济实力,浙江与山东两省常被拿来比较,而近期这两所代表性高校的不同动态,恰好体现了两省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hb火博体育官网平台

浙大成“中国斯坦福”,山大停招27专业…教育巨变!

本周举行的高级别民企座谈会上,共有31家企业代表受邀出席。其中,来自浙江的企业有6家,主要集中在新兴科技产业;而山东仅有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会。这一现象进一步凸显了两地产业结构的差异。

截至2025年1月,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公布了2024年的GDP数据。

在排名中,山东以9.86万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三,增速为5.7%;浙江紧随其后,GDP总量达到9.01万亿元,增速为5.5%。

从GDP数据来看,自2004年起,山东便始终领先于浙江。然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时,仅凭GDP并不全面,“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样至关重要。

自2001年起,浙江的资金总量就已超越山东。2004年,浙江的GDP仅为山东的72.6%,但资金总量却是山东的1.23倍;到2024年,浙江的GDP已追至山东的91.4%,而资金总量更是达到了山东的1.32倍。

这组数据清晰地反映了两省产业结构的差异:浙江的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而山东虽然民营企业数量不少,但在活跃度和新经济产业方面仍逊色于浙江。

2024年,浙江进出口总额达4.9万亿元,其中出口额为3.57万亿元;而山东进出口总额为3.3万亿元,出口额为1.94万亿元。

此外,在一般预算收入、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关键指标上,山东也落后于浙江。相比之下,山东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山东的发展目标一直是成为“全国GDP第二省”。其发展战略主要依托国企和重工业的带动作用,作为全国唯一涵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不仅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门类齐全,还拥有发达的农业基础,令许多兄弟省份难以企及。

然而,回归到教育层面,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产业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各省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为2640亿元,尽管不及广东和江苏,但仍高于山东。

在教育经费方面,2024年浙江大学的经费高达328.81亿元,仅次于清华大学,充足的科研资源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并为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保障。

相比之下,山东大学的经费仅为139.71亿元,在全国高校中并不突出,缺乏大规模资金支持使其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难以与浙江大学竞争。

在教育氛围上,山东大学更倾向于“大而全”,与山东经济特色一致,专业设置广泛且多样,注重稳定与中庸,强调全面覆盖而非突出某一领域;而浙江大学则追求“极致”,致力于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

浙江高校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文化创意等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山东高校则紧密围绕省内产业需求,在化工、机械、海洋工程等传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山东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高等教育,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都是关键所在。

无论是“六小龙”的崛起助力“中国斯坦福”破圈,还是山东大学通过优化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举措都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